为积极响应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号召,进一步提升师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,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氛围,4月28日,梧州学院法学院在北区顺利开展“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——梧州学院知识产权法校园宣传活动”。
活动现场,法学院师生精心布置宣传展位,通过悬挂主题横幅、摆放宣传展板等形式,吸引众多师生驻足参与。宣传内容围绕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、地理标志等前沿热点展开,不仅展示了知识产权领域的创新成果,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知识产权法相关知识。工作人员向同学们发放宣传手册,详细介绍专利、商标、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类型,结合实际案例,生动阐释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。
本次活动紧密围绕“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”前沿主题,融入了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产权法律知识。工作人员介绍了《著作权法》中AI创作的人类主导原则,即人类设定创作方向、筛选结果并二次加工AI生成内容可享有著作权,但需注明“AI辅助生成” ,且未经授权爬取数据训练AI模型可能侵权;《专利法》下AI硬件(如AI芯片结构)和方法(如AI驱动疾病诊断流程)相关可专利成果,以及申请专利的注意事项;《商标法》里AI产品命名避雷和多维保护策略等。通过这些内容,师生们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。
此次知识产权法校园宣传活动的成功举办,是梧州学院法学院借助广西知识产权培训(梧州学院)基地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、传播法律知识的重要举措。活动有效增强了师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,为校园营造了尊重知识、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,也为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贡献了高校力量。在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浪潮奔涌的当下,知识产权保护是一场接力赛。一次知识产权日特色活动,不只是一场寓教于乐的知识传递,更是高校主动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。未来梧州学院法学院将持续推进校园普法宣传,让法治的明灯在知产保护的道路上熠熠生辉,让创新的火种在科技强国的沃土上生生不息。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,为知识产权保护和法治建设添砖加瓦。
[ 图/文:蒙杰;审核:骆庆国]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