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2日下午,法学院在法学现代教育中心举办“人工智能+法学教育”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会,会议由法学院院长骆庆国主持,全院教师参与。会议围绕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法学教育的核心议题,通过政策解读、教学案例分享、实践技能培训等形式,系统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,推动法学教育模式创新。
会议伊始,白续辉副院长领学《教育部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学科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》及《梧州学院关于建设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指导意见》,强调“人工智能与法学教育深度融合是未来趋势,教师需主动适应技术变革,重构教学思维”。与会教师结合法学专业特点,就“智能技术驱动的课堂革命”“AI伦理与法律教学边界”等议题展开研讨。
在技能培训环节,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课题组成员罗振偈现场演示“虚拟案例生成”“法律文书智能批改”“庭审辩论人机互动”等功能的操作技巧。教师输入案件关键词后,AI工具可自动生成争议焦点思维导图、类案裁判大数据对比图表,并模拟不同诉讼角色的观点,显著提升课堂互动效率。
随后,全体教师分组开展“AI+教学设计”工作坊,围绕“如何利用智能工具突破法理学抽象概念教学难点”“民事诉讼法实训课的人机协同模式”等主题进行实操演练。青年教师孙豆分享:“人工智能不仅节省了案例检索时间,还能通过可视化分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法律逻辑,这对传统教学是质的突破。”
[图:林娜/文:蒙杰;审核:骆庆国]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