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教材建设工作指导思想
教材建设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,坚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,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必须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。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到法学教材,并作为法学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。
二、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
(一)教材是知识传播的物质载体
高质量的教材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知识,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系统性和目的性强的学习材料。教材作为承载知识的物质载体,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。它不仅传递理论知识,还对学生的世界观、科学思维习惯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产生深远影响。
(二)教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
教材作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参考,有助于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自身专业水平。教材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发展。教材建设是实现教育与教学改革任务的重要保证。通过教材的更新和优化,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,推动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和国际化。
(三)教材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桥梁
教材在承担创新知识、引领学术前沿的同时,还承担传承优秀文化、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。优秀的教材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桥梁。
三、法学院教材建设工作组名单
组长:骆庆国
副组长:白续辉、肖义
成员:蓝梅丽、张波、柳洁、陈梅、李静、李永存、毛沙莎
下设教材建设工作办公室,由李静兼任办公室主任
四、法学院教材建设工作组工作职责
1.教材建设工作组负责指导和统筹学院教材工作,审定教材管理制度,指导和监督教材规划、编写、审核、选用等工作,推进“马工程”重点教材的统一使用。
2.负责制定学院教材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;推荐教师自编教材的立项评审工作;组织教材选用工作(各课程教材选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用近3年出版(改版)教材);组织教材评估审核工作;组织选用教材的质量跟踪调查。
3.提高政治站位,严格遵守教材选用审核程序,本着科学的态度,保证教材的选用规范化、制度化。负责对教材的编写、选用以及各级教材建设项目进行政治把关,监督“马工程”重点教材的统一使用。
新修订的《梧州学院法学院教材建设工作实施细则(修订1)》由法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,自公布之日起施行,原有的相关规定废止。本细则的解释权归法学院教材建设工作办公室
梧州学院法学院
2024年2月2日